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周锦童
编辑 | 杨锦
近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聚现场,分享了他们对于6G技术发展的看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在会上指出,面向6G的无线网络架构正加速从“以基站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他提出的无蜂窝空时二维编码这一新架构和新基础理论,将支撑实现未来网络去中心化、多点协作的发展趋势。
他强调,从体系结构和基础理论层面突破传统通信范式,会为未来泛在智能连接奠定坚实基础。
在媒体对话环节,尤肖虎还分享了他对于6G发展前景的一些看法。
“6G是一个势能技术,未来只有把算力和连接融为一体,做成融合性的社会基础设施,才能支撑各行各业的转型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尤肖虎对搜狐科技等媒体如是说。
在尤肖虎看来,6G会赋能千行百业,它的能力会比现有的5G提升一个甚至两个量级,它能够实现通感融合、通信和智能融合,以及泛在的融合,包括地面网络和非地面网络的融合。而这些技术到2030年左右就会逐渐投入商用,会再一次改变人类生活以及工作方式。
此外,他表示,随着移动重心向极致发展,传统理论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所以中国应该率先从基础理论和最基础的技术上进行探索,紫金山实验室就围绕着6G的六大应用场景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
尤肖虎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构架——DOICT超融合。他指出,过去的通信是通信,计算机是计算机,而5G时代实现了ICT融合,是通信和计算机的融合。未来6G时代,将会把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和工业现场网络技术这些OT技术融为一体,形成DOICT的融合。
当然他也提出了5G的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够提供确定性服务。因此,他认为我们边做边试错,毕竟技术往往过于理想化。
最后他也提出,要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这样才能降低用户和生产制造商的成本,提升客户体验感。
“单靠一个国家不合理,也不够经济,希望全世界能共同携起手来,共同定义6G,共同发展6G,共同使用6G,相互协作形成完美生态。”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编辑整理):
媒体:紫金山实验室近年来在推动6G关键技术方向上的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您如何看待6G在支撑未来社会关键需求中的作用?
尤肖虎:6G是一个使能技术,未来的智能化社会需要连接,也需要算力。只有把算力和连接融为一体,做成融合性的社会基础设施,才能支撑各行各业的转型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比如说我们在工业机器人控制中,可能需要非常强的连接能力,需要把机器人的智能转移到云端,这样的话就需要非常大的带宽,需要非常高的可靠性,非常低的延时。只有这样,机器人的闭环控制才能非常高效的运行。
所以6G对未来整个社会的智能化转型,是一个基础性的使能技术,可以赋能千行百业。它的能力将会比现有的5G再提升一个甚至两个量级。另外,它能够实现通感融合、通信和智能融合,以及泛在的融合,包括地面网络和非地面网络的融合。这些技术到2030年左右就会逐渐投入商用,再一次改变我们人类生活以及工作方式。
比如云端的大模型通过6G的连接送到每个人的手中,送到每个人的终端上,能够实现人和机器的协同工作。像AR眼镜已经逐步开始成熟化,需要非常大的连接能力,非常低的时延,它能够把机器,特别是类人的或者拟人的机器人,通过6G这种强大的连接能力能够连接起来,进一步产生新的应用生态。
媒体:实验室重点聚焦在哪些面向未来的重大方向?
尤肖虎:紫金山实验室围绕着6G的六大应用场景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首先是把5G的传输能力提升10倍甚至100倍,我们通过实验手段已经初步展现。另外我们建立了通信感知融合实验室以及外场实验环境,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感知和通信的融合。我们还借助于低空经济,也实现了空中网络和地面网络的融合。
应该来说,围绕着6G的六大应用场景,我们在无线传输、系统构架以及关键核心芯片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进展。我们已经发布了十余项业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并且正在推动这些成果逐渐和企业结合,逐渐投入使用。
媒体:当前6G仍处于技术路径探索与标准形成的早期阶段。您如何理解“技术策源”在这一阶段的重要性?
尤肖虎:过去移动通信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基于西方一些学者所提出的一些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在这些基础上我们发展出来的。随着移动重心向极致发展,传统理论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所以中国应该率先从基础理论和最基础的技术上进行探索。
比如本次大会报告里面我们就提出了无蜂窝空时二维编码,超越了传统编码的方式。通过试验系统能够展示出来,这种理论方法能够提供极低的时延、极高的可靠性和极高的速度。所以在未来应用中的这种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
正是通过类似的这一系列的努力,我们努力使中国的研究机构和大学成为移动通信领域新的技术策源地,这对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使中国在5G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媒体:面对AI、通感融合、低空通信等融合技术趋势,紫金山实验室如何看待跨学科协同在6G创新中的价值?目前有哪些跨界合作已经展开?
尤肖虎: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构架,叫做DOICT超融合。过去通信是通信,计算机是计算机,而5G时代实现了ICT融合,是通信和计算机的融合。未来6G时代,将会把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和工业现场网络的技术,OT技术融为一体,形成DOICT的融合。
它实际上把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现场技术融为一体,在同一个技术框架下能够支撑更为强大的应用能力,能够更好的解决工业应用中现有5G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比如说现有的5G不能够提供确定性的服务,而未来6G,我们预期能够实现确定性服务。
大家都知道在工业应用中不能出差错,服务质量是在受控的范围之内。比如说传输的错误率,传输的速率、传输的时延都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这就是确定性的服务质量。现有的5G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的无线传输系统也会具备确定性的能力,这样的话这些技术就可以真正用于工业现场网络,实现OT技术和ICT的融合,再加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实现DOICT的超融合。
媒体:目前业界普遍关注6G的技术潜力与未来产业转化和商业闭环,您认为“面向重大需求的创新策源地”应具备哪些关键特征?
尤肖虎:从5G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得到了不少的教训。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的技术和需求不能真正的很好匹配。
比如说我们工业现场网络需要确定性的服务,而我们的5G不能够提供确定性服务。这里面就有技术上的差距,我们的工业现场网络需要上行的能力,也就是从终端到基站到网络的能力非常强。而传统的移动通信,从基站到终端,从终端到基站的能力基本上是均衡的。
所以在工业现场应用中,如果车间里面有非常多的终端,需要把高清的视频回传到云端进行AI处理,我们现有的5G系统就难以支撑,因为所谓的上行系统从终端到基站和云端传输能力不够,说明我们在设计原有系统时候技术上匹配不精准。
那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应该是边做边试,所以我们可以试错,建网之前试错和建网之后试错。我们5G是采用的是建网之后试错,所以要加大试错能力,因为应用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技术往往是过于理想化的,要提前试错,这样的话才能使我们的技术在研发的过程中更为精准。
所以我们要抓住5G特别是5.5G向6G演进的这样的机遇,边技术升级边试错,这样到6G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技术的辨识的精准性、匹配性都能有很大的提高。才能够真正解决客户所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并且低成本、低能耗。从而非常完美地实现6G领域的商业的闭环。
媒体:您如何看待“开放合作”在未来技术演进中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与国际同行达成怎样的共识?
尤肖虎:今年是6G标准化的元年,在技术方面达成共识就变得非常重要,标准化的过程就是技术达成共识的过程。现在在6G领域还有很多研究方向并没有真正达到广泛的共识,比如说AI和6G怎样有效融合,在业界中还存在着争议。
比如说我们是不是把大模型直接拿来用于6G就可以了,大家都知道大模型它的实时能力是非常差的,我们用大模型提问一个问题,可能要好几秒钟才回答你,但是在通信系统里,我们都是以毫秒级、微秒级甚至纳秒级来进行通信,你的决策不允许在秒级进行完成。
所以通信的智能是实时的智能,大模型是非实时的智能,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差距。我们简单说,未来6G的和AI的融合应该达到毫秒级,甚至是微秒级这样实时的智能,而我们的现有的大模型的话,它是秒级甚至十秒级的智能,差了1万倍甚至更多。
所以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业界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共识,紫金山实验室在这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比如说怎么样把知识图谱和AI和大数据和通信的实时智能问题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源头就是技术要精准。
大模型的话,它更多的是包罗万象。而我们的通信系统是一个专有的系统,它不需要包罗万象,它不需要天文地理,只需要和通信和应用相关的知识,不需要很大的浪费,就可以提高它的运算速度、降低能耗,提高它的实时性。
媒体:本届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强调“共筑创新、同享未来”,您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向全球释放怎样的信号?
尤肖虎:一方面我们要倡导广泛的国际合作,因为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全球的系统,如果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制式,本身就造成了非常大的浪费。如果全世界真正达成统一的标准,可以降低用户的成本,也降低了生产制造商的制造成本,提升客户体验感。
所以全球统一标准是一个对全世界都有利的理念,所以我们通过这次大会,倡导全球统一标准的理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里面扮演一个倡导者,为全世界人类命运着想。
另外,6G的应用领域比5G的话更为广阔,除了传统的通信技术,还有和通感融合的技术,和工业控制融合的技术,还有天地融合、卫星通信和地面网络的融合的技术,大大超出了传统的5G的应用的范畴。在这么一个非常庞杂的这样一个研究方向上面,怎么样构建开放性的相互合作的这样一个生态就变得非常重要。
因为单靠一个国家不合理、也不够经济。希望全世界能够共同携起手来,共同定义6G,共同发展6G,共同使用6G,相互协作形成完美生态。